暑期档越来越热闹了。
没想到,一部新上映的大片,争议极大。
这就是《超人》。
鱼叔知道,内地观众对这部电影热情不大。
从它目前尴尬的豆瓣评分,和连续走低的预测票房也能看出来。
超英第一男神,该扑还是扑。
之所以还想聊聊它。
除了因为詹姆斯·古恩(《X特遣队:全员集结》《银河护卫队》系列)是我喜欢的超英电影导演之一。
还因为《超人》在海外爆了。
口碑和票房,都与内地的状况截然相反。
不仅首周票房各种破纪录,烂番茄观众好评度也达到了93%。
怎么会差别这么大?
好奇的鱼友们,咱们一起找找答案——
《超人》
Superman
实不相瞒,这版《超人》的剧情让鱼叔有点意外。
「超人」在大众印象中是美国符号,但电影却拍成了一部 「反美大片」。
比如反派卢瑟的所作所为,基本就是明着黑。
他不顾毁灭世界的风险,建立起一个「口袋宇宙」空间。
不仅能做任意门使用,还私刑关押各国政治人物、超人类等等。
低价向这些国家提供军事武器装备催发战争,介入他国内政。
事成后拿土地、成立国家、继续扩张,直至称霸地球。
这是在说谁,懂的都懂。
那就奇怪了。
这么喜闻乐见的剧情,怎么反而国内扑街国外大爆?
首先,确实跟「超英」题材近年来的疲软有关。
各种烂片层出不穷,观众已经不止审美疲劳,而是干脆看烦了。
在这个基础上,DC既不如漫威在国内的路人盘大,「超人」IP的国别属性又比较强。
文化、心理、受众的隔阂,让不少观众直接放弃了这个选项。
哪怕真要选好莱坞大片看,也会选隔壁大恐龙版「美女与野兽」——《侏罗纪世界》。
其次,这版《超人》的风格对于部分粉丝受众而言,也有点接受勉强。
毕竟扎克·施奈德版本的暗黑史诗感《超人:钢铁之躯》在前,颇具好评。
亨利·卡维尔出演的超人帅得人神共愤,成了白月光级别的角色。
新版换人换风格,变成了喜剧版阳光开朗爱宠大男孩,这落差挑战到了不少人的认知。
两版记者造型对比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造成国内外口碑差距的根本原因,还是电影的主题表达。
还得从剧情说起。
故事的起点,是超人现身阻止了一场国际冲突。
他叫停了一场争议战争,并迫使开战国领导人承诺放弃出兵。
这一顿操作,确实救下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全球舆论轰动。
网络上各种质疑声铺天盖地。
比如超人是否代表美国?如果代表,他的行动又与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协商。
超人的行为是不是非法入侵他国,背刺国际盟友,搅乱国际关系?
以及这场战争的两国关系是绵延几个世纪的历史遗留问题,这能靠超人自以为是的拯救真正解决吗?
从这些质疑声中,不难看出电影涉及的政治议题讨论。
片中的战争也有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诸多国际纷争的影子。
甚至,电影直接联系时事拍内幕。
所谓的国际纷争都是反派卢瑟的手笔,连开战国领导人的发言稿都是卢瑟集团准备的。
卢瑟与领导人在口袋宇宙里会面的场景,跟特朗普泽连斯基的白宫会面笑话集差不多。
政治议题的讨论热度在两地是不同的,也就带来了电影热度的差别。
而将对严肃议题的娱乐化简单处理,又带来了更多观感上的差距。
比如超人阻止战争的手法粗暴,目的更是简单:
父母告诉他,要做个好人。
所以什么国际关系,什么政治目的,都无所谓。
单纯因为有人会死,所以必须阻止。
没有伤亡,就是太平。
甚至,不仅限于人类。
打怪兽的时候也要讲超人道主义,搞不杀原则。
甘心步入反派的陷阱,是因为小狗被对方抓走。
连机器人都要平等相待,赋予名字联络感情。
主打一个极度理想主义的单纯善良。
就像电影里超人与女友路易斯的对话。
「真正的朋克是愿意相信所有人,相信他们人性本善」
于是对于如此简单的憨憨超人,反派的反击也不必多高超。
简单来说,就是化身对家黑粉。
先冲到超人老巢,打开他的外星电脑,扒出其氪星父母留下的遗言视频。
修复剪辑上传,给超人造出一个前来统治地球的身份黑料。
甚至还造黄谣,称超人拥有一个人类后宫,就是为了重造氪星占领地球。
一切经由各种节目和媒体发酵,毁掉了超人的公众形象。
背后,则控制互联网社媒。
在口袋宇宙中操控猴子大军充当专业黑粉,日夜发表抹黑超人的言论。
无形的网络暴力既影响大众认知,也让超人气到破防。
最后致命一击:偷走了超人的狗。
直播超人上门讨狗的丑态,诬赖其欺负平民。
过家家式的打闹,确实让电影的娱乐性拉满。
朴素的正义感,也具备某种共识潜力。
但,这一切嫁接在一个文化属性强、现实议题复杂的内容土壤中,就显出这样那样的违和来。
比如战争场面虽经处理,但有现实呼应就难以轻松看待。
于是,违和也就进一步分化了观感的不同。
除此之外,主角的人物塑造手法又带来一些分歧。
主角至纯至善不是原罪。
很多作品里,这样的主角都代表了一种极致的人类理想,又是一面足以映照出人类各种不堪的镜子。
他常常足够脆弱,因为什么都能伤害他。
又总是足够坚强,因为什么伤害都不足以动摇他。
因为拥有某种心灵信仰,他能接纳一切,原谅一切,却不被摧毁。
而心灵信仰是一种基于经历的选择,是个人思考后的结果。
这个选择的过程和得出的结果只要能说服观众,那人物就是成立的,主题表达也就自然而然。
可惜,由于电影省略了前情铺垫,竖起观影门槛。
缺乏文化共识的内地观众仅凭电影内容,会觉得超人「做个好人 」的决定是很孱弱的,方法也是武断的。
比如片中,氪星父母的遗言视频后半段被损坏,超人其实也从未看到过。
当反派复原剪辑发布后,他知道自己的原生父母是出于殖民目的送其来到地球,一度崩塌迷茫。
他回到养父母家中,由家人告诉他,是自身而非他人决定自己的未来。
意思是,做个好人可以不是父母遗命,而是个人选择。
这才让超人重整伤痕再次出战。
这种转变,给人一种当个好人还是他人帮忙选择,只是决定者从原生爹变成了养父的感觉。
超人本人的精神世界是模糊的,失真的。
另一边,「好人」也有具体的当法——拉架。
也就是拒绝冲突,弥合分裂。
分裂在如今已经无处不在,电影里的分裂也都十分具象:
超人类之间的战斗观念,爱人之间的政治分歧,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战争。
卢瑟造出的口袋宇宙坍塌吞噬世界,也是从一条巨大的裂缝开始。
而超人在最后与战友一起弥合了这条裂缝,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立场表达。
这些内容对于身处议题中心的国外观众来说,显然参与度更高。
很多人欣喜于在支离破碎的世界局势前,看到这样一部直面分裂话题的片子。
紧跟时事,轻松娱乐,还是欧美最具国民度的IP之一,好评不奇怪。
英文大意:看到一部如此庞大的电影敢于面对我们世界分裂和破碎的现状,真是令人鼓舞
英文大意:这部时长两小时、充满善意的大片,以它谦逊的方式,对于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日益膨胀且自命不凡的漫画改编电影而言,起到了一种纠偏的作用。
但对内地观众而言,显然效果差了很多。
很多人觉得,没有实感的超人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真善美,给人一种愚蠢的天真感。
现实战事被拿来给角色贴金,也让不少观众反感。
就比如电影里,反派困住超人后,又再一次发动了战争。
曾被超人救下的孩子,在战场上竖起超人的旗子呼唤他的到来。
最终,随着绿灯侠、鹰女前来救场,战争又一次被超人一方阻止。
但将他国塑造成呼唤被拯救的孩童姿态,仍被视为美国英雄主义的傲慢表现之一。
毕竟,天降正义只是空想,为之庆贺以及合家欢的结局,都更显讽刺荒诞。
大概,现实的分野也是这样。
在没有信仰的年代,神明被量产,又被批量销毁。
没有什么,能再升上天空带来希望。
毕竟脚边是深渊时,人只顾自救,无暇抬头。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白素
上一篇 《捕风追影》文武兼修,成龙梁家辉都六七十岁了,打戏依然精彩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