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在G20会议上发表讲话(彭博社视频截图)
共同社4月20日报道,日美欧七国集团及新兴市场国组成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当地时间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与会国围绕如何应对“俄乌局势”产生分歧,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放弃了汇总联合声明。
俄罗斯财长西卢安诺夫在线参加,该国财政部高官在华盛顿当地出席。俄罗斯代表发言时,美国财长耶伦、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弗里兰、欧洲央行(ECB)行长拉加德以及应邀出席的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等离席。日本财务相铃木俊一未离席。
据观察者网,当天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社交媒体上也称,“对于俄罗斯的持续侵略和战争罪行,民主国家不会袖手旁观。在G20会议上,当俄罗斯发言时,加拿大和一些民主伙伴退出了会议现场。”
资料图
据美国政治资讯新媒体“The Recount”21日消息,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被问及此事时称,“我们支持她的举措,这表明在全球舞台上,普京总统和俄罗斯已经被抛弃(a pariah on the global stage)。”
据环球网,此次会议召开前,G20少数成员国以乌克兰危机为由要求“开除”莫斯科,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印度尼西亚方面表示不会将俄罗斯排除在该组织之外。
面对记者追问G20框架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问题,印尼财长穆利亚尼在记者会上回应说“全体参加国希望维持G20的合作”,他还表示,面对能源及食品价格上涨、中央银行加息等世界经济面临的难题,探索国际合作的框架不可或缺。
印尼财长英卓华在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欧美代表中途离席“未造成混乱”,强调无损于“G20的合作与多边协调的重要性”。
继G20之后,日美欧七国集团(G7)也召开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除财务相铃木外,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也出席了G20与G7的会议。
俄财长在G20会议上警告反俄制裁导致全球风险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1日报道,据俄罗斯财政部消息,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20日远程出席了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他在会上表示,实施反俄制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西卢安诺夫强调,俄罗斯无论如何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义务,并继续履行所有合同。他表示,显而易见,在制裁条件下,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供应受到人为限制,导致供需失衡和价格暴涨。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 资料图
俄财政部援引西卢安诺夫的话称:“世界经济形势明显恶化。发达国家近年来实施的过于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去年就造成了通胀压力,而反俄制裁不仅加剧了这一压力,还带来新的经济风险。”“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将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对其中一些国家来说,其不仅会带来经济问题,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消息显示,与会者讨论了全球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当前风险,并指出对尚未从大流行中恢复的全球经济来说,当前地缘政治危机和制裁措施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延伸阅读
G20机制陷入分裂内斗 国际社会看到美国的真实目的
4月20日至22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华盛顿举行,此次会议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据俄媒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计划以线上方式参加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的部分会议。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耶伦却公开称,将避开有俄罗斯人参加的会议以示抗议,还要利用G20会议加大对俄施压。此前,美加澳等国在多个场合不断同今年G20峰会的东道国印度尼西亚沟通,意欲将俄罗斯排除在今年G20峰会之外。由此可见,美国是想通过操纵G20机制,使之成为美国主导影响世界的工具。
资料图
当前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但这场冲突引发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全球治理的矛盾已十分明显,在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更是深远。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的威胁和经济增长的下调已成定局,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正在向我们逼近,全球贸易受到重创。如果这场冲突持续下去,世界经济将一步步滑向危险的边缘,国际社会期盼此时召开的G20财长会议能发挥其应有的协调机制的作用,各国联合采取行动,确保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但目前G20机制的分裂与内斗,令人感到痛惜无奈,而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大国所发挥的负面作用更是让国际社会看到其真实目的。
G20财长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协调机制,他们负责向本年度稍后举行的领导人峰会提出经济政策建议,经领导人认可后,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有效抑制影响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推动全球经济更加稳定协调发展。自该机制建立以来,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方面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更为复杂严峻,需要讨论和决策的内容也更显紧迫。
首先,全球能源供给矛盾迫在眉睫。如不能尽快恢复能源生产的有序供给,不仅将影响部分国家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而且会导致能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推高各国的物价水平,这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埋下巨大阴影。美国不要以为自己是能源大国就可以高枕无忧,要知道高成本、高物价是有传导性的,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很难摆脱全球高物价推动高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料图
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直接涉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自以为依托本国高技术产业优势,通过高技术贸易的封锁和限制就可以制约其竞争对手的发展和进步。而实际情况是,采取这种做法不仅难以达到限制对手发展的目的,反而会约束本国自身优势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分析,任何高技术产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先决条件就是要实现其市场价值。如果产品销不掉,那么企业的再生产安排和扩张就会受到制约,因此真正基于商业考虑的企业是无法执行产业脱钩政策的,而且脱钩涉及的产业越多,国别范围越广,则产业链的稳定性越差。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等国出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紊乱,同政府动员的脱钩政策紧密相关,这一矛盾已经影响到全球经济贸易的正常发展,理应纳入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之内。
第三,关于频繁使用经济制裁措施的破坏性作用。近年来,世界经济的紊乱与无序同美国频繁使用经济制裁和贸易限制措施不无关系。世界各国都应尊重多边贸易体制确立的贸易措施和相关授权的报复措施,任何单边制裁和报复都是不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而且容易造成贸易的扭曲和市场的震荡,不利于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因此反对单边制裁这种行为应提上今年G20财长会的议事日程,这有利于缓解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现实困难。
总之,当前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可以列出很多,有些还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应该聚焦当前的突出矛盾和全球经济面临的现实困难,尽全力排除影响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重回正轨做出积极努力,而不要把精力都集中在地缘政治矛盾的分歧上,更不要成为美国实现其地缘政治私利的工具。(作者是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